本网讯(酒店管理学院)为深化产教融合,推进专业规范化、前沿化建设,近期,酒店管理学院围绕国家专业教学标准、行业“新岗位、新技术、新规范”及人才培养适应性等核心议题,组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、国际邮轮乘务管理、空中乘务、民宿管理与运营、葡萄酒文化与营销、茶艺与茶文化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七大专业团队,赴省内外多家行业标杆企业及机构开展系列调研活动,为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注入新动能。
企业调研明需求 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
酒店管理学院紧扣行业关键环节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,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座谈,科学绘制人才培养图谱。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走访50余家省内外标杆酒店,结合数据营销分析师等新兴岗位需求,优化“管理+技能”融合课程体系;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对接上海邮轮龙头企业,以“智能化服务、数字化运营、绿色化发展”为导向,强化“懂技术、善服务、通文化”的复合型人才定位;空中乘务专业团队走访东航山东分公司、山航青岛分公司,聚焦客舱服务智能化与数字化运营,提出“三商培养”(智商、情商、数商)理念;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深入崂山民宿聚集区,针对数字化运营、直播营销等新趋势,提出“数据分析+场景营销+文化服务”能力培养路径;葡萄酒文化与营销专业赴全国糖酒会、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及头部企业调研,围绕“沉浸式酒庄体验”“圈层会员运营”等市场新趋势,明确“懂酒品、善服务、通文化”的高端侍酒人才定位;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团队进一步拓展调研范围,赴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、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等国企及行业协会调研,聚焦茶旅融合、数字化茶园管理等前沿需求,提出“文化传承+科技应用+乡村振兴”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;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深入泰康之家、新华锦康养社区,围绕适老化空间设计、智能化照护设备应用,明确“基础护理+智慧技术+人文关怀”三大核心能力培养目标。
产教融合谋发展 校企合作共育未来精英
酒店管理学院以校企双元协同为纽带,深化课程共建、实训创新与人才共育。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协同香格里拉、丽思卡尔顿等酒店,引入PMS智能化升级、客户数据平台(CDP)建设等真实项目案例;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与蓝梦邮轮等企业达成“订单培养+跟航实习”合作意向,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;空中乘务专业联合东航、山航启动“凌燕进百校”企业导师计划,开发“机上特饮服务”模块化课程;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与崂山久仰幸会、里予民宿等合作开发“数字化运营+直播营销”实战课程,推动高端民宿服务标准进课堂;葡萄酒文化与营销专业与青岛葡萄酒博物馆、由西往东美酒公司等共建“葡萄酒+文旅”课题,联合高端餐饮企业开发“米其林餐厅侍酒实务”课程模块,启动侍酒师国际认证培训计划;茶艺与茶文化专业与晓阳工贸、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等企业探索产业学院及非遗工作室建设,打造“课堂+工坊+企业”三段式育人链;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联合康养企业开发“模拟照护-实境演练-反思优化”阶梯式实训模式。通过专业共建、师资共享、课程共用等举措,酒店管理学院致力打通产业链、教育链、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协同闭环。
聚焦行业新趋势 打造数智化引领特色专业
酒店管理学院立足行业前沿与地方特色,打造专业数智化发展新局面。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抓手,培育数字化营销等新兴人才,赋能区域酒店转型升级;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对应国际邮轮数字化新发展,共同开发邮轮产业人才培养新标准,服务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;空中乘务专业以民航业数字化与旅客体验优化为引领,探索AI客服、智能航班调整等技术应用场景;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立足崂山民宿产业集聚优势,构建“数字化运营+文化IP打造”双轮驱动模式,形成区域民宿行业发展新动能;葡萄酒文化与营销专业紧跟“品质消费+文化体验”趋势,打造“新场景+新技术+新模式”三维培养体系,服务葡萄酒营销领域国际化发展;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挖掘“南茶北引”历史、探索茶企数字化发展,深化“茶旅策划+数字化营销”特色方向,助力乡村振兴;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计划融合5G、物联网技术,开发智慧康养课程模块,服务区域老龄化社会需求。
此次系列调研标志着酒店管理学院基于产教融合,在专业数字化发展上再启新征程。未来,酒店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,锚定产业变革方向,培育兼具“技能+”复合能力与职业精神的新时代人才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行业转型升级贡献职教力量。
(通讯员:高晴 审稿:徐莉 责任编辑:周晓莉 来稿日期:4月8日)